资料显示,自2003年8月底至今年4月初,被各级官方认定为自杀的官员达112人,涉及26个省份。“蝼蚁尚且贪生”,但为什么这些让人民羡慕的官员要如此勇于大无畏地选择自杀呢?官员自杀官民始终观点不一,大多数官员自杀都会被官方认定压力过大、抑郁、疾病等原因。而民间却更多认为是跟贪污受贿有关,人民群众往往更认可官员为了保护贪污巨额财产和维护更高级腐败官员,在得知被调查前“不得不死”,“死了我一个,幸福更多人”。
近年来,我国官员自杀事件引人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国共发生13起官员非正常死亡,仅12月,就有6名官员非正常死亡,其中多数官员属于自杀。
从以往报道来看,官员自杀方式多样,主要是跳楼、割腕、开枪、上吊等。而官方公布的自杀原因,多数为心理健康出问题。
首先,官场竞争的压力。在社会转型期,原有的领导模式、思维方式需要更新,官员面临巨大的晋升压力。其次,人际关系与社会监督的压力。多数官员处在重要的岗位上,他们在正常的工作之外,还要拿出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我国特有的官场关系和社会关系。再者,高压反腐的压力。官员掌握着一定的人、财、物的支配权,由于我国缺乏完善和健全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回避制度等防止利益冲突的机制,在社会资源分配过程中,官员面临众多的诱惑,“寻租交易”使官员成为腐败“高危人群”,在众多诱惑和高压的反腐态势之间,官员的心态常常处在心理矛盾和失衡之中,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详细]
快:侦破、发布、火化,一气呵成
官员非正常死亡后,官方的善后工作快字当先。2013年2月17日上午11时,时任四川省崇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的柯建国从办公楼坠亡。据介绍,柯建国的遗体于坠楼当日即被火化,18日便在殡仪馆设了灵堂。这样的速度在类似事件的善后过程中屡屡出现,4月4日,曾经名噪一时的重庆打黑英雄周渝在宾馆自杀身亡。4月7日,周渝遗体被火化,重庆警方当天也通过官方微博@平安渝中发布调查结果,称周渝身患多种疾病,生前情绪低落,曾向同事流露出悲观厌世情绪,系自杀。
稳:封锁消息,统一口径
在官员自杀事件发生后,官方一般都会封锁几乎所有消息渠道,宣传部等政府部门统一口径,除了新闻通稿,不露一字,对官员评价,一般是千篇一律的“工作认真、为人和善”等褒义词。2011年,河北邯郸市邯山区区长张海忠“菜刀死”事件中,邯郸市警方仅仅用了45个小时便迅速发布调查结果,称张海忠系因“重度抑郁症”而自杀身亡。新闻发布会进行10分钟后匆匆结束。负责发布的官员在服务员“掩护”下,急匆匆离开,拒绝记者提问。
准:安抚家属,防守媒体
官员自杀后,做好死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严格限制媒体与家属的接触也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必修课”。以柯建国的葬礼为例,参加葬礼的人群多为政府人员,见有陌生人出入,便用警惕的眼神打量,言语谨慎。见记者来到灵堂,便赶紧把记者撵出去,边走边说“请讲些人性”。而在张海忠葬礼上,记者试图向张海忠之子求证“抑郁疾病”一说时,也被一名穿条纹衬衫的中年男子打断。
静:官方无奈的沉默
官员的死亡,往往让官方感到尴尬、无奈。而更多的官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理过程大多“静悄悄”。《理论与改革》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转型期官员自杀现象的政治学分析》中称,中纪委特别研究员王华超曾透露,仅2003 年上半年,就有6526名干部失踪,8371 名贪官外逃,1252 人自杀。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当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政府官员自杀事件仅有四起。由此可以推断,官员自杀事件很多时候并不被披露。[详细]
心理承受力脆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这些官员面对同事的升迁、领导的压力、亲友的厚望、家庭的责任、自身的梦想、现实的残酷,这些层层重压之下才让他们心理难以承受生命之痛了。
一些官员自杀后,为了解释原因,洗刷清白,往往都会写下遗书,不过,这些遗书却往往成为不会公开的秘密。而对此,人民群众却会有另一种说法:遗书可能是造假的,或是为了掩护贪污财产或更大的贪官。
对于层出不穷的官员自杀现象,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需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对各级官员进行常规思想体检,及时发现他们的工作、生活、心理压力并进行心理干预。发现腐败苗头要及时挽救,此外,更要定期对官员进行思想、官德教育,让他们懂得挫折是人生宝贵财富,生死是人生客观规律,而不论何种原因,自杀行为都是对家庭和党和人民的不负责任,是对自身生命的犯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