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又称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摩擦,从狭义到广义有四个层次:缩减贸易逆差、实现公平贸易的结构性改革、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冷战思维的意识形态对抗。
中国在中美战略竞争中的布局,基于系统性战略思维,通过深化“经济内功”、“文化内功”和“科技内功”三大核心领域,构建了多维度的竞争优势,同时以“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化内外联动,为破局奠定基础。以下从具体维度展开分析: 一、经济内功: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 中国通过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的新发展格局,实现了经济韧性与自主性的双重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中国GDP为40.15万亿元(约合6.09万亿美元),而到2025年预计突破140万亿元(约合21.2万亿美元),15年间增长近2.5倍。这一成就得益于以下关键举措:[详细]
特朗普关税战与中美博弈史,揭秘中国破局杀招 一、白宫权杖下的外交遗产:五任总统的博弈图谱 冷战后美国四任总统的对华战略,本质上是霸权工具箱的迭代实验。从克林顿的“多边蚕食”到特朗普的“交易式爆破”,每一任总统都在重塑全球权力格局的底层代码,而中国始终是其战略棋盘上的核心对手。 克林顿的对华政策以“接触+改造”为核心。1999年推动中国加入WTO,表面上是经济全球化布局,实则是通过规则绑定倒逼中国制度转型。美国资本集团借此将中国纳入美元体系,同时通过知识产权条款、劳工标准等隐形杠杆,试图将中国锁定在产业链中低端。[详细]
新华社东京5月27日电(记者陈泽安 李子越)日本首相石破茂27日说,美国关税措施对日本产业的影响正在显现,日本政府决定全力支援本国产业。 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日本政府当天在首相官邸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应对美国的关税措施。石破茂说,受美国的关税措施影响,部分日本企业预计本财年的利润将减少,中小企业对未来前景表示担忧。 会议决定动用本财年预备金补贴电费和燃气费,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