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再度上台后,在中日关系上摆出与对抗的强硬姿态。在领土和历史问题上“死磕”的同时,在国际上针对开展“舆论战”。此前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经过数周密集的私下磋商后,安倍终于创造了在北京APEC峰会间隙和习近平坐下来谈谈的机会。安倍之所以如此焦急地提出希望与领导人会谈,和当今亚洲中日韩之间让人捉摸不透的三边关系不无关系。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周一早间举行双边会谈,这是两位领导人自近两年前执政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会谈暗示持续两年的中日关系紧张局面有望得到缓解。这次会晤是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三天前中日两国同意努力改善关系,并暗示愿意暂时搁置争议岛屿的问题。
不过习近平会见安培和其他几位国家领导人在细节方面稍有不同,首先在新闻通稿中,和其他几位领导人的会面,都用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某某”的措辞,而对安倍,则是习近平“应约会见”。此外,同是在人民大会堂进行的会见,地点也不相同,据中新社报道“除了安倍晋三,其他五场双边会见均安排在金碧辉煌的东大厅。”领导人握手合影的背景也各不相同,除安倍外,都是国旗和对方领导人国家国旗,而习近平与安倍会见的背景为宝蓝色幕布。[详细]
此前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经过数周密集的私下磋商后,安倍终于创造了在北京APEC峰会间隙和习近平坐下来谈谈的机会。安倍之所以如此焦急地提出希望与领导人会谈,其主要原因有三个。随着7月1日解禁集体自卫权后,安倍的内阁支持率急速下降,支持着安倍人气的经济也每况愈下。根据财务省公布的数据,6月份的贸易赤字达到8222亿日元,输出额前年同比下降2%,日中贸易的恶化对此带来极大影响。这便是安倍急于改善对中关系的个原因。如果安倍经济学失败,不仅严重打击日本经济,也会严重动摇安倍政权基础。而安倍很清楚,要想重振日本经济,必须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必须借助外力尤其是经济的活力。倘若能妥善处理中日关系,也有益于日本国内选民对安倍执政能力的评价。
此外日本“近邻外交”陷入困境。众所周知,日本外交的重心在亚太地区,然而安倍却高调推行的“地球仪外交”,对身边的等近邻装作视而不见。实际上安倍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牵制,另一方面更是在为渐显颓势的日本造势,避免日本被国际社会所忽视。但结果是,安倍非但达不到牵制的目的,在对朝和对俄关系上,日本也未取得重大进展。此外,日本还担心东北亚的“中美日合作”被“中美韩合作”所取代,使日本陷入边缘化和孤立的境地。所以说,维系中日之间的安定关系,在APEC北京峰会期间建立起与中方的信赖关系将是安倍的重要课题。
还有就是来自美国的压力。4月份,奥巴马访问日本,曾强烈敦促安倍晋三加紧改善和的关系,通过对话谈判来解决彼此间的问题。美国切实感受到了日本将其拖下水的危险,因此,极力要求日方改善对华关系。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表示,在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历史问题上,美国对日本的不满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不仅影响对华关系,也影响对韩关系,日韩关系交恶,势必影响美韩同盟。
不过,仅一次会谈,并不能说明太多。《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优先举行首脑会谈的结果,让两国之间的“悬案”得以暂时搁置。但如果今后双方努力的方向出现偏差,“两座休眠火山依然存在再次喷火的可能性”。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这两年,中日关系出现严重困难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日本只有信守中日双边政治文件和“村山谈话”等历届政府作出的承诺,才能同亚洲邻国发展面向未来的友好关系。[详细]
本次APEC会议,最受瞩目的还是中、日、韩三国的关系,三国新政府上台以来,中日韩之间让人捉摸不透的三边关系呈现着冰火三角形:中韩之间自由贸易协定进展神速,首脑多次见面互访。而军队之间的高层交流,海上空域、海域的识别划分、渔业纠纷的处理等等问题,放在十年以前,拿出任何一个都要颇费周章。牵涉全盘的复杂问题,如今两年多里一个接一个地顺利解决,不能不说是高层充分互信起到了重要作用。反观日本和的关系,则让人忧虑而费解。日本安倍内阁一方面对华采取强硬态度而且极力靠近美国,导致中日双方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交流都几乎陷入停顿,但同时在国内使用短期刺激市场的“安倍经济学”,勉力将支持率托在高位。
中日之间的矛盾并非因为“政治家挥拳头”而来,当然也不会因为“前辈的言论和汗水”就瓦解冰消。同样,中韩之间的蜜月并不是没有天花板,三国共同面对的历史问题,军事摩擦问题,半岛核问题仍然没有任何解决的契机和迹象,而且这些问题很难通过先民后官的蚕食方式来淡化和缓解。维持现有的良好局面,坦率地表明立场,等待一个更为合适的时机,恐怕是现在的最优选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