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平安北京 通报称48岁陕西籍导演王全安等人因涉嫌卖淫嫖娼被警方拘留审查,警方称王全安8、9、10日三日连续嫖娼,王全安对违法一事供认不讳。一如既往的,名人嫖娼,各种报道铺天盖地而来,连嫖资800元也被翻了出来……更有甚者,如一只在天空盘旋的秃鹰,突然找到了一只腐兔,眼前发光,声音尖厉,连其妻子张雨绮也不放过。在这舆论狂欢背后,你可想过道德批判的界限?
9月14日,@平安北京再次抛出重磅消息,通报王全安涉嫌卖淫嫖娼被警方拘留,披露其曾在8、9、10三日连续三次嫖娼,并在9日同时与两名女子进行卖淫嫖娼活动。把相差二十多岁的女神张雨绮娶回家的导演王全安,将“名人桃色效应”一直持续到了本周。
不甘寂寞的“细枝末节”
当名人遭遇性丑闻,人们都在讨论哪些话题?这一次王全安的嫖妓事件,让我们想起了不久前的黄海波嫖娼,也是遭遇了各种“扒粪”式报道,甚至有媒体采访外围女,将“黄海波是个好客人”这样未经证实的一面之词当做新闻报道。
如今轮到了王全安,媒体和网友也是一如既往地亢奋,大张旗鼓地炒作其嫖娼的各种细节,某些职能部分也似乎愿意暴露相关信息,什么介绍卖淫者年仅18岁,800元嫖资,就差拿个显微镜把王全安切片研究一下了。[详细]
我们坚决反对嫖娼这种有损私德且不利于社会风气的行为,但是也有人替王全安和他的他的妻子张雨绮抱不平。对于当下很多社会积弊,的确需要媒体和公众舆论“扒”出来曝晒,而“扒”这些名人的丑闻,意义何在?经历了若干次媒体面对名人嫖娼事件的亢奋过度后,为何人们依然对名人性丑闻有着“扒粪”的热情?
对他人负面隐私的窥探,充满诱惑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来自于童年、来自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好奇心。对于别人或名人的隐私,人们并非都有兴趣窥探,人们似乎对于他人的消极面或负面的隐私,更感兴趣。其中,男女间的情感因其隐秘与不确定性,充满着对人的诱惑力。比如,作家三毛的爱情是杜撰的、黛安娜王妃与仕卫队长有私情等隐私性传闻,传播得最快。人们既为这些人的缺陷感到愤怒,又对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地四下传播。
人们通过对明星负面隐私的了解,可以去掉明星们身上理想完美的光环,看到一个真实、有缺陷也有优点的现实中的人。不过还有极少数人,是通过窥探别人隐私过程,满足一种扭曲、变态的原始欲求。比较典型的,就是意淫癖,一种性偏离性心里障碍。围观明星,这是人之常情。毕竟,民众也有好奇心,名人“出事”了,也想知道到底是啥情况。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拿捏好信息曝光的尺度,让“围观”行为能够不伤及他人应有的权利。
丑闻的功能:唯有性,可以打败
通过性丑闻上头条的名人,不是正当红的明星导演,就是在某领域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专业人士,比如金岩石。作为一位经济学家,金岩石的观点近年屡遭公众拍砖。如2012年他曾表示,如果北京卖不出3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价格,那是开发商的耻辱。对于这种观点,公众感到难以忍受,但他们在话语上却没法去挑战经济学家。于是,性丑闻恰当好处地成了打败金岩石这样的经济学家的棍子。换句话说,网友不过是想通过金岩石的性丑闻来丑化其公共形象,从而瓦解他那些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所发表的言论。
有评论将之称作“性丑闻的功能主义”——性丑闻承担了比消遣娱乐明星的花边新闻更多的社会功能。比如,只有性丑闻才能打败一些企业家———这两日,所谓“全球华人狂人”的企业家严介和就身陷性骚扰指控,其大肆并购国企和BT(建设-移交)的财富神话曾饱受质疑;又比如,只有性丑闻才能打败一些贪官———“情人反腐”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贪官们的桃色事件也常被揭丑示众。但无论如何,性丑闻就是性丑闻,指望它承载太多的社会功能,并不现实。
审丑心理,一直存在
媒体过度消费名人性丑闻,探讨媒体道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在于读者愿意看。丑闻,英语译成"Scandal",堪称是21世纪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这一原本略带贬义色彩的字眼,日益成为媒体及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中的主题词汇。受众对丑闻的迷恋,很大程度取决于丑闻所提供的感情释放空间及心理宣泄功能。
受众在其“审丑”过程中,无疑是可以获得一种情感上自我释放的快感,这种快感是从对他人的丑行或隐私的曝光中轻易捕捉而获得,从而使自身从生活琐事的烦恼中解脱出来,并自由地审视他人的窘迫,产生一种幸灾乐祸的错觉。可以大声的说别人的坏话但不必担心被知道,这是受众自我张显的一种主要形式,从中可以获取一种面对媒介独立“审丑”的快乐感。[详细]
道德批判与个人权利保护的界限
媒体总是在接连不断地上演一场接一场的、大大小小的 “舆论狂欢”,就像兴奋剂一样让我们欲罢不能。而舆论批判和个人隐私的关系,是当下亟需深思的问题,道德批判与个人权利保护的界限,实质是新闻舆论监督侵权与否的界限。新闻舆论监督承担起了维护社会公共道德甚至维护法律实施的作用。它可以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但新闻舆论监督不是绝对的,国家在保护新闻监督权的同时也要防止其被滥用。新闻监督的前提是不能干扰、破坏社会公共秩序,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围观者的价值观
探讨完道德批判的界限,我们再来看看公众的反应。从网络舆论来看,似乎有一批围观者的价值观陷入危机:即使是金岩石面对曝光面对围观仍态度倨傲地说:“每个男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艳遇的渴望。”这种毫无愧疚、自己一身湿还要把脏水往每个男人头上泼一点的道歉,居然还是有网友表示理解:“个人生活, 无需对公众交代!”而每每名人嫖娼的新闻背后,总有零星刺耳的“性交易合法化”的声音出现。一面对犯了错的名人“扒粪”,一面又对其所犯的错误立场暧昧,这种显现值得深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