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毛泽东,一位充满激情、心系人民的世纪伟人,挥手之间书写出中华民族的尊严;毛泽东思想,一笔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将崇高的理想薪火相传。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留住历史,但是人心可以。
毛泽东作为过去一个世纪人震撼世界的英雄代表,其实仍然矗立在时代的制高点上,为正在努力奋斗的新一代中华儿女提供着巨大的激励、启迪和力量。无论何时,尊重历史,尊重真实,尊重那些为民族大义无私奉献的英雄,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美德。[详细]
1976年,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吸引了世界的眼球。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也以90岁高龄与世长辞。7月28日,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一片废墟。9月9日下午4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于当天凌晨0时10分在北京逝世。消息公布后的15分钟内,包括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在内的世界主要通讯社便报道了毛泽东逝世的新闻。 紧接着,世界各大媒体发表和转载了大量赞扬毛泽东和介绍毛泽东革命事迹的评论和文章,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报纸甚至用十多个版面刊登介绍毛泽东的文章和照片。世界各国政府、各国际组织也纷纷对此做出反应。 53个国家降下半旗,各国领袖给予高度评价 毛泽东逝世后,世界各地对他的赞扬和哀悼如潮水般涌来。曾有记者这样写道:“9月9日下午4时这一悲痛时刻,似乎地球也停止了转动。”在他逝世后的10天里,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向政府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使馆吊唁,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许多国际机构和国际会议上也开展了悼念活动。[详细]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享誉中外的卓越军事家,他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史观,坚信战争之伟力和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善于总结古今中外的军事斗争经验,博采百家之长却不拘泥于书本上的教条。他制定的人民军队的一系列军事原则突出一个“变”字,强调法无定法,要由变求通,以变制胜,而且善于将这些富于创新的军事思想运用于人民战争火热的现实斗争中,练就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艺术。他率领人民及其革命军队,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使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创造了中外军事史上的奇迹,这里介绍的是毛泽东前期军事生涯中取得的一些辉煌成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