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下载
军事门户网站 | 首页  > 专题  > 抗战神剧 意淫强国

2012年,抗战剧抢占了的电视荧屏,70部电视剧争相打鬼子,并且频曝雷人桥段: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发射比子弹还快的绣花针……网友也戏称:有了这些技能抗战还用得着打八年?可是,这些不符合历史常识的奇幻抗战剧又是如何出炉的?谁又乐见它们充斥在电视屏幕呢?

意淫无限的抗日神剧因何能持续走红?

曾有数据统计,2012年全国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电视剧200多部,其中抗战剧及谍战剧超过70部,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剧。新的一年到来,正在横店拍摄或已经拍完的抗战剧依然有增无减。用编剧高满堂的话说,“去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

电视观众老龄化,爹爹们的最爱:“抗战剧被不断消耗,与观众老龄化有关,就湖南而言,就很受老爹爹的青睐,现在很多片方也挖空心思加工成很多类型,偶像派、言情派,我还看到有抗战剧打出最绝广告:‘战争年代的《非诚勿扰》’……”

剧本最好写,抗战剧“安全”,片方要求简单:电视台很欢迎这种题材,收视率高播得火,编剧和制片方就会跟风挑这些反响好的做。近两年古装剧过审也受阻,当大量题材电视台播不出来的时候,抗日剧相对更安全,就从这些题材中脱颖而出了。

最赚钱:抗战剧成为商业民族主义的投机热土:有稳定的观众群,电视台也愿意播这类夸张的抗战剧,自然就不愁赚钱。资本是逐利的,自然会流向有利益的地方。[详细]

“打鬼子”变成了做生意 民族主义运动越来越成为“商业项目”

与民族主义运动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乐于将民族主义“商业化”,这个群体可以称之为商业民族主义,就是把民族主义运动视为是一种商业机会。

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运动越来越成为“商业项目”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民族主义的崛起和发展,其商业性质也越来越显现。一些媒体既是当代民族主义的构造者,也从这一民族主义情绪或者运动中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里也包括一些报纸、网站和非政府组织。有人早就把民族主义运动形容成为一个“商业项目”,这是有道理的。

正因为利益相关者,他们有巨大的动力来推动民族主义。这也说明了当代民族主义和传统民族主义的不同动力和特点。在改革开放前,民族主义是政府项目,是由政府来推动的,但现在的民族主义更多的是由这些利益相关者来推动的。同时,这也说明了民族主义和政府之间矛盾的一面。

军事战略学者赵楚认为:“这就是大家经常讲的商业民族主义,鸡血也可以是一门买卖,激情、爱国,在很多人的眼中被视为很珍贵价值的这样一份情感,但是对于有一些人,有一些媒体而言它是一个买卖,他们都可以从运动的扩展和升级过程中获取利益。”实际上,自从产生以来,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毫无边界,可以扩大到任何社会群体,任何政治领域,任何存在的问题。

于是,影视、出版、媒体成为商业民族主义重灾区:

一百多年的列强进逼,深深刺痛了一向以“天朝子民”自居的人,绵延不绝的屈辱感已经融入了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占据主流的民族情绪即是,东洋鬼子也好,西洋鬼子也好,欺负过我们的没有一个好东西。于是,影视剧的“打洋人”自然也就变成了一个争取民族独立,抵御外侮的绝佳象征,每每能引起观众如潮的共鸣。

在光影之外的文字也并没有好到哪里去,甚至更严重。从《可以说不》到《不高兴》,种种打了鸡血,充斥着商业民族主义的图书每每都能吸引眼球;有些报纸、网站等媒体更是为了自家那点儿零售量或收视率,拿“爱国”当媒体生意做。近年来媒体市场的一个新动向是,先放狠话挑动公众情绪,以此“培育”市场,再接连放狠话,来迎合这种被裹挟的情绪,收获市场大卖。[详细]

意淫难强国!抗战神剧“长点心吧”

不管是报纸版面上,还是电视剧播出时段里,在公共舆论场中成天煽动、消费民族主义的,就是利用商业民族主义来消费爱国、消费历史,这样做是可恶的。

意淫强国?却是在误导青少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获取知识的来源已经更多地从纸质文字转向了网络和电视,尤其是现在电视剧的受众主体,已经集中于青少年和一般知识水准的普通百姓。如果电视剧创作者不能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历史,那么作品所呈现的影像及其表达的主题就会误导观众,对他们产生不容小觑的消极影响。

基于历史的记忆,国人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可以理解,但当这种自发的情绪被商业民族主义煽动和利用了之后,往往爆发式增长为一种充满戾气的极端民族主义,吞噬着这个民族在国家关系认知上的理性,扼杀着我们在艺术上的创造力。更为可怕的是,这股狂潮甚至改变着我们下一代的文化基因,在这个意义上,抗日剧剑走偏锋,成为谋利利器,是商业伦理上的不道德。[详细]

相关阅读

往期回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