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客户端下载
军事门户网站 | 首页  > 专题  > 2014中秋佳节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因在秋季八月,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亮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等。那么,中秋到底有多神秘?

一样的中秋,不一样的习俗 盘点各地中秋习俗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两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信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头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江西吉安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详细]

中秋佳节,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正是一年的辛勤劳动到了收获丰硕果实的时节。秋季物产丰富,各地根据地方特色,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中秋饮食风俗习惯。

吃月饼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的诗句。

吃鸭子

中秋节吃鸭子是我国云南的风俗习惯,当地的人们在八月十五这天“买饼子,杀鸭子”,欢度中秋佳节。

鸭肉是我国传统美食,有多种烹调方法。鸭属水禽,鸭肉性寒凉,具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功效,可补内虚,消毒热,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秋季吃鸭肉,还可消除秋燥。北京虽然没有中秋节吃鸭子的风俗,但北京烤鸭是广受喜爱的传统美食。大家不妨在秋季吃几次兼具营养与美味的烤鸭。

食芋头

中秋食芋头,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代《潮州府志》记载:“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芋头性平,味甘、辛,益脾养胃,消凉散结。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矿物质及维生素,既是蔬菜,又是粮食,可熟食、制干或制粉。

芋头虽好,也要吃的得法。芋头不宜生食,而热食不宜食用过多,易引起胃肠积滞,引发气闷或消化不良。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喝一杯桂花酒,欢聚一堂,合家甜蜜,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屈原的《九歌》中,便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中秋节喝桂花酒的习俗主要源于中秋神话故事中,与嫦娥、玉兔同守广寒宫的吴刚一直在砍的是宫门前的桂树,月宫常年有桂花飘落。

桂花酒是重庆的特产名酒,酒色浅黄,桂花清香突出。桂花酒一般是用鲜桂花浸成桂花露,渗入白酒之中,酿成桂花酒。有些桂花酒的度数较高,不适宜过多饮用。

食田螺

在清代《顺德县志》有关于中秋食田螺的记载:“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据说,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用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中秋炒田螺的习惯。[详细]

冯骥才:变味月饼让我们失去整个中秋

“别小看这小小一块变味的月饼,我们失去的是整个中秋。”著名作家冯骥才日前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专访时说,这些年月饼奢侈化、土豪化、功利化、庸俗化,造成非常不好的社会风气。“所以,我非常赞成以节日为切入点,狠刹歪风邪气。”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传统美食,本应承载丰收在望、家庭团圆、生活美满这些美好愿望,却一度与红包、黄金、高档红酒等搭配成奢华礼品而严重“变味”。在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近两年后的中秋节,月饼逐步回归原有文化内涵,折射出反腐进入高压、持久且入微的新常态。

不少消费者表示,用过度包装搭配的奢华月饼作为礼品,已经成为中秋节的沉重经济和心理负担,不想送却又不得不送。“往年买月饼花不少钱,自己倒几乎没怎么吃过。”北京市民李瑞表示,如今月饼逐步回归原有文化内涵,令人欣慰。[详细]

相关阅读

往期回顾

更多>>